4月30日
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大国工匠》
专题播出
陈永伟:用匠心守护核电之芯
这是继乔素凯之后
第二位来自中广核的大国工匠
陈永伟扎根核电一线13年,这个瘦削的年轻人已是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首席维修技师,且荣誉满身,同事笑称“荣誉比他的工作年头还长。”他曾先后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深圳市技能菁英、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深圳市杰出工程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中国自动化学会杰出工程师、深圳市鹏城工匠、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核电仪控首席专家、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专家、广东省电力科学技术奖人物奖杰出贡献奖、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广核技术能手岗位能手模范员工等众多荣誉,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陈永伟以第一作者在SCI、EI及国内多个核科学技术期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申请及授权专利76项,获全国性行业协会、中广核及公司科技进步奖37项。
1 一封邮件的“鞭策”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是刚入职时师傅的一封邮件”,虽然荣誉满身,但陈永伟提起印象最深的事反而是一封邮件。原来,入职不久,师傅给他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调查一回路温度探头的测量精度。陈永伟觉得太过简单,一拍脑门,他便将答案提交。
隔天,陈永伟收到师傅的邮件,正文有张仪器精度截图,是从厂家的说明书上得到的,与他提交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无疑给年轻气盛的他泼了一盆冷水。陈永伟顿觉无地自容,真想一键将邮件删除,但终究还是忍住,并将它保留至今,时刻提醒自己要追本溯源。“其实就像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后面的扣子还会对吗?”
陈永伟从此严谨对待每一项工作,无论是多不起眼的小事他都会先弄懂、多质疑,从细枝末节开始。
“永伟,你这每天不回去,在办公室里干啥呢?”同事也好奇这“自律狂”天天在捣鼓什么。
“喏,我桌子上的这一堆。”陈永伟指向桌子上一本本厚厚的专业书籍,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十年如一日,他的工作能力和钻研技术问题的态度得到同事认可,并在技术和科研方面逐渐崭露头角。
2 一个写满32页A4纸的公式
每个核电机组都有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仪表,作为这些仪表的“守护者”,陈永伟和同事们需定期开展仪表巡检、校验和维修工作。
在进行某项试验时,按照外方给定的规程,需要将主泵升温至到60℃才能停泵进行试验。这让现场的维修工程师们苦恼不已,因为试验过程仅仅只需要10分钟,而为创造这60℃的试验条件则需要2小时。而为什么要这么做,外方专家却没有给出明白的答案。
“这个试验的条件是否是必须的?”“常温的情况下进行试验就不行吗?”陈永伟直面问题,努力尝试寻找解决方法。为了研究清楚温度因素对试验的影响,陈永伟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和验证。研究过程极为复杂,无法通过常规计算来实现,陈永伟只能借助计算机建模分析。一个公式的长度就长达32页A4纸左右,为了确保计算过程的准确无误,陈永伟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都需要反复推导和验证。同时为了充分验证理论结果,他搜集了大量工程期间的实际应用数据,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最终证明温度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也就是说60℃的这个试验条件没有必要。目前,陈永伟的这一项研究成果已在核电机组进行实际应用。
3 “一台科研论文收割机”
2017年以前,陈永伟已经在EI索引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20余篇,但一直未能在SCI索引期刊实现突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位“自律狂”每天晚上除了对现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研究和总结,又专门拿出一个小时练习写作。经过不断的努力,陈永伟终于在2017年年底,收到了来自《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期刊编辑部的论文录用通知,这是他在SCI索引期刊成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为他的科研翻开了新的篇章。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尝试,他后续又陆续投出了多篇研究成果并成功在SCI索引期刊发表,甚至创造了一天内连续两篇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记录。“一台科研论文收割机”,陈永伟在同事间也有了新的绰号。
当然,脱离实践的理论也是空中楼阁,陈永伟的科研绝不是纸上谈兵。在他看来,“新的理论,好的东西一定是立足现场,能解决现场问题的,发表科研论文的过程,也是对现场技术问题一步一个台阶摸索的过程”,务实的陈永伟信心满满。
4 一位现场发明家
除了高大上的科研,现场工作才是陈永伟的主战场。当同事将一块板卡插入校验装置后,只需要在屏幕上点击几下就能自动完成校验,整个过程耗时3分钟。在这之前这项工作需要连接四五块仪表,十几根接线,没有半小时搞不下来,还容易出错。而这一切变化归功于陈永伟研发的"仪控板卡自动校验装置"。
“解决现场问题是最基础的,让现场更高效、更智能、更自动化才是我们的目标”,作为技术能手的陈永伟如是说。因此在传统工作过程复杂的项目他都会深入研究,提出多个方案进行尝试,从中寻求最合适的方法并配以工具整合,开发出一些“新玩意儿”。上面提到的自动校验装置就是他16项智能化创新工具中的一件,目前这些工具已应用于多基地20余台核电机组,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工时投入、安全风险降级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也让现场人员对于创新技术带来的便捷、高效赞不绝口。
目前陈永伟正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参加大修,“想要收获就需要播种,想要持续的收获就需要持续播种”,陈永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用这句话表达自己参加大修的感受。而这,也是他13年来扎根核电仪控检修一线的真实写照。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