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c1286太阳集团(集团)有限公司-搜狗百科


首页 > 读·新闻 > 专题专栏 > 集团公司中央媒体访问专题 >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走自主创新的核电发展之路——访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总经理贺禹

发稿时间: 2010年06月07日    【 字体:

  新华社深圳5月26日电(记者 郑晓奕)从引进法国技术建造大亚湾核电站,到拥有自主品牌、自主建设全球数量最多的核电机组,再到将来出口民族品牌核电技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30多年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发展之路。 

  从国家花巨资送去法国学习核电站操纵技术的“黄金人”,到担任占据中国核电大半壁江山的中广核集团总经理,贺禹的最大愿望是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用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在国内建造更多大亚湾“升级换代”机组,并让中国核电品牌走向世界。 

  “中广核集团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推动核电产业化发展。”贺禹还认为,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也是中广核集团转方式促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题中应有之义。 

  创新管理促“量变” 

  在深圳东面一小时车程外有一片宁静的海湾叫大亚湾。上世纪90年代,这里建造起中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2003年,它的旁边又矗立起岭澳核电站一期。这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投产至今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每天将9500多万千瓦时环保经济的核电输送到粤港地区。 

  以大亚湾为起点,中广核集团开始走向全国。2005年以来,我国核电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先后核准建设30台机组。这其中,中广核集团承建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广东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一期等18台机组。 

  核电建设高峰期的到来,使既有的核电管理模式面临考验。如何实现跨地区、多基地、多项目的同时建设?贺禹的答案是“管理创新”。 

  “为实现核电规模化发展,我们进行了核电建设管理模式的调整,实现了从过去的单基地、单项目、单技术路线到多基地、多项目、多技术路线并进的转变。” 

  2002年以来,中广核集团先后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专业化的核电运营管理公司和工程建设管理公司,以及专业化核电工程设计公司,搭起了迎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专业化体系。 

  贺禹介绍,在中广核集团负责建设的各个核电项目,借助“两级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解决了资源能力与快速发展的矛盾,实现了多个核电项目之间的信息共享、经验反馈、资源共用,确保了资源在各项目间的有序流动,彻底打破了以往“一个项目一个工程部、一个项目一个运营队伍”的核电管理模式。 

  眼下,在大亚湾和岭澳一期的机组旁边,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开工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将于今年10月投产。贺禹透露,“今后五年内,中广核集团每年都将有一到两台机组建成投运。” 

  据不完全统计,中广核集团目前已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后,年总发电量将达1850多亿千瓦时。每年相当于减少电煤消耗约658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1.83亿吨,产生的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121万公顷森林。 

  科技创新谋“质变” 

  在岭澳核电站二期的主控室里,几名操纵员通过数字化仪控系统监控着核电机组各部分的运行状况。这种数字化仪控系统比以往核电站采用的模拟仪控系统大大简化。 

  贺禹说,借鉴国际核电发展最新潮流和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中广核集团正对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进行新一轮技术改进,使其最终与第三代压水堆核电站技术融为一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ACPR核电技术,最终走向世界。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广核集团承担了“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和“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两大国家能源研发(实验)中心的建设,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核级设备湿热试验台,自主研制的大型压水堆核电站技术改进型换料机,技术指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贺禹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工作也已全面展开,首台样机将在今年制作完成。核电工程设计是核电领域的技术制高点。贺禹透露,目前一座全球地域跨度最大、覆盖项目最多的核电站三维异地协同设计平台已在中广核集团建成。
 
  这个平台集成了中广核集团在建核电项目的设计任务,地域覆盖法国、德国以及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多个国家和城市,设计范围涵盖核电站核岛、常规岛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贺禹说,“未来两年内,这个平台将可以同时承担第二代改进型和第三代核电机组的设计任务。” 

  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业内人士估计,为实现我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的目标,核电装机规模需从目前的908万千瓦扩大到至少7000万千瓦。 

  “中广核集团将在其中发挥核电主力军作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核电装机5000万千瓦”,贺禹的话语掷地有声。目前,中广核集团正以平均每年核准开工建设1个核电项目为目标,全面推进核电新项目建设。 

  在确保核电稳步发展的同时,中广核集团还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贺禹强调,“尽管现阶段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较大,周期较长,但作为中央企业,承担国家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重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截至目前,中广核集团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50万千瓦,在建项目容量超过170万千瓦;在太阳能方面已经取得了我国首个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太阳能项目开发权;在水电开发方面,已拥有控股装机容量58.7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61.3万千瓦;此外还在生物发电、潮汐能、钒电池蓄能电站、光热、海岛独立可再生能源系统等方面,跟踪先进能源技术,逐步实现上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 

  作为我国首批送到国外培训的核电站操纵员,贺禹与其他100多名参加培训的同事一度被称为“黄金人”。现在,付这样高昂学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贺禹透露,中广核集团不仅能完全自己培训技能要求更高的第三代核电站操作员,并已经开始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培训核电专业人员。
 
  贺禹介绍,近年来,中广核集团正以技术输出、项目承包、支持服务等方式参与海外核电项目,通过与国际优势企业合资、合营与联盟等多种形式,稳步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也加快了海外铀资源的开发步伐,目前已锁定约17万吨天然铀资源,可满足40台百万千瓦机组26年的换料需求。 

  当然,对中广核集团国际化最好的检验,是参与国际竞标,出口中国的核电技术和管理,在国外独立建造一座完整的核电站。贺禹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来源:新华社




微信扫描

新浪微博扫描

Copyright © 2015 tyc1286太阳集团(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8132407号-20

Baidu
sogou